專家表示純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將比混動更快
時間: 2015-06-29 12:00:18 來源: 網易汽車
2015年5月15日-16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辦,中汽中心汽車試驗研究所、汽車技術情報研究所、常州新能源汽車研究院等合作承辦的“2015國際電動汽車及關鍵部件測評研討會”在江蘇常州召開。
在本次研討會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秘書長、國家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專家組副組長張進華做“國內外電動汽車技術發展現狀”的專題報告,他表示純電驅動在投放市場的初期幾年增速比當時的混合動力投放市場增速快,市場化的進程更快。
報告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早上好。新能源汽車或者電動汽車全世界都熱,在座都是專家都非常熟悉,實際上真沒有什么更多好說的,但是之前說邀請我兩次沒來,這次必須來。我來了把最近我接觸到的信息跟大家分享一下,實際上很多都是各位非常熟悉的。
兩個方面,國際情況。201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較快的增長,年度銷售超過30萬輛,同比增長50%以上,2014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元年,實際上也可以說是國際的市場化的元年,很多國家從去年開始增長都非常快速。美國仍然是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市場,2014年它的銷量占32萬輛的37%,但是它占的份額是在下降的,雖說份額很大但是是在下降的,就是說多區域快速發展。美國2014年銷售12萬輛,它占自己年度銷量的超過37%,2015年1到4月份也累計銷售超過3萬多臺,從1到4月份統計來說已經低于中國,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1到4月份中國已經是第一大市場了。同時,美國近期的增速在下降。
從生產商的國別來說,日本仍然是最大的生產國,中國生產商的份額從4%增長到17%已經超過法國成為第三大電動汽車生產國,美國還是第二大的,德國的市場份額也快速的提高,從4%到12%。這個跟市場也相類似,從原先基本上是單一的或者少部分的美國和日本市場,現在變成多市場,生產廠商也主要是從原先更多是日本、美國現在也是德國、中國在增長非常快。
從全球來說,已經有4個國家新能源汽車占到年度銷量接近1%甚至超過1%,像歐洲的挪威,挪威最高超過12%,這個是跟這些國家的能源結構緊密相關,所以電動汽車的發展跟一個國家的能源結構還是緊密相關的,特別是燃料電池也是緊密相關,這些國家是風電資源非常豐富,占整個國家的比重非常大,所以電動汽車用風電全壽命周期的減排效益就非常明顯,所以這些國家政策措施也比較強,后面也有減稅、補貼所以他們國家雖說總的規模不大,但是占本國的份額還是非常高的。像美國、中國這些大的市場能達到這個領域,那么全球的電動汽車就真正進入市場化了。
后面幾張片子對美國電動車市場的變化分析的非常有特色的。上一張片子是英文在近期它的增速非常快,另外是純電驅動的汽車,它的種類或者是尺寸覆蓋或者大小覆蓋的范圍更寬,混合動力更多的在中型車上在美國市場。那么插電式混合動力反而是小型化一點,在小型車甚至微型車占的比重非常高,純電動的按照我們理解可能比PLUGIN更小一點,但是恰恰美國市場純電動平均尺寸要大于插電式混合動力,這可能跟它幾個典型的產品比較大型化有關系,比如說特斯拉還有寶馬幾個市場保有量比較大的、銷量比較大的大型化比較有關,就把整個結構調整成跟我們概念當中不一樣。
另外一個,純電驅動在投放市場的初期幾年增速比當時的混合動力投放市場增速快,市場化的進程更快。比如說普銳斯進入市場10年后才達到萬輛級的,純電驅動幾年時間就是十萬輛級,我們的比亞迪可能會說,估計三年左右就是十萬輛級的,這個就初步可以判斷純電驅動的產業化進程有可能比混合動力的產業化進程要快,最初的混合動力1997年投放市場,真正盈利大概2010年左右將近15年的時間,規模化將近15年的時間,純電驅動有可能會快。
另外純電驅動類的在投放市場最初的50個月,它的增速也是比混合動力來的快,我想結論也是相類似,就是產業化進程純電會比混合動力快,這個我想對于我們堅持純電驅動的方向,進一步加大推進的力度也是堅定了信心。
另外混合動力2014年的銷量是下降的,大概下降3%左右,我們討論半天沒有找到原因,但是后來分析估計是兩個原因,第一個可能是純電驅動分了它的一部分市場,第二個就是燃油,后面會講到。混合動力雖說已經發展了十幾年了快到二十年了,現在美國市場典型的混合動力產品它的售價或者是市場價格比同級別的傳統車仍然貴了2500到5000美金,特別是像豐田按說不應該有這么大的差別,但是有可能從平均來說,有些批量比較小的,因為現在混合動力產品比較多,公司基本上都有混合動力的產品,規模沒有上去可能售價還是有這樣的差別。我個人認為豐田公司不應該跟傳統公司有這樣的差別,因為它的規模已經非常大了。
剛才說到混合動力的下降可能一個原因是油價的波動。油價進一步波動會不會影響純電驅動,現在已經有苗頭影響混合動力了,會不會影響純電驅動這個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因為純電驅動現在也剛剛起步基數比較小還沒有看出來。!
美國市場這幾張圖片我個人認為還是非常有意思的,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另外幾張圖片是德國剛剛出的電動汽車國家計劃。第一個它認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最重要的是5個國家,美國、法國、德國、中國、日本。還有幾個比較特別的國家實際上就是剛才說的西歐那幾個國家,規模雖說不大但是它的市場份額非常大,這幾個國家它分析了一下黑色圈的這個,大致意思是黑圈表現出這個國家發展的環境或者條件,黑圈越多條件越好,包括研發的投入、財政的政策、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大概是這類的。從這上面看,美國、法國、中國、日本相對來說發展環境是比較完善的,這個我認為分析的還是比較準確的,德國次之。這也印證了跟這些國家發展的速度相適應的。
另外有幾張圖顯示了對德國一年的進展評估,德國的計劃分三個階段,2014年之前它認為是起步階段準備期,2015年到2017年是起步期,他認為2017年之后是快速增長期。他現在屬于一個起步期,現在跟最初的預計有差別,比如它預計2014年是10萬輛到目前為止還不到三萬輛,2017年50萬輛他認為難度有點大,但是是有可能實現的,2020年一百萬輛絕不動搖,大概是這樣的意思。
另外一張就是從幾個方面入手的任務,一個是整車的重點,還是推進系統效率降低成本,不斷發展新的適合用戶需求的產品,他認為德國市場的產品還是太少了,2014年總共是14款產品,而且他認為沒有特別適合的產品,特別是德國自己的產品,主要分析的是自己的競爭力。
另外從基礎設施上來說更要制定可持續資金的支持方案,還要重點在技術方面重點保證數據安全性和數據的互聯。
日本現在一個新的熱點是燃料電池,還有一個新的熱點是新能源汽車跟可再生能源和智能電網的聯合研發和示范,就是未來智能或者智慧的社區,他把電動汽車作為移動的儲能終端變成電網的一部分,這個示范應該是推動力度非常大,中國現在有可能最快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在國內兩到三個城市也開始做這樣的示范。
第二個方面是國內的,國內大家更熟悉了。說中國2014年是元年,但是實際2014年下半年是元年,特別是2014年習總書記在上海考察完之后說新能源汽車是實現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之后半年的時間或者最多算到現在出臺的政策比以前的15年加起來要多,而且又有力度又有效,在未來的三個月我認為還有一系列的政策會出臺。其中我認為影響最大的是基礎設施的兩個文件,一個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一個基礎設施的指導意見。
基礎設施的政策出臺之后,我認為對消除用戶后顧之憂起到的幫助很大,所以我認為整個行業可以期待這兩個政策。
2014年新能源客車近3萬輛,我對這三萬輛是非常擔心的,我認為這三萬輛不是很好的結構,一個是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技術路線是有問題的,這主要是政策導向,插電式再給你補貼,非插電式不給補貼,政策導向問題大家必須要做插電式。但是實際使用并不一定插電,因為公交不適合插電式,當初設計是兩段,混合動力也有補貼,是想政策把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這條路給取消,但是不能通過政策取消,但是后一段混合動力沒有出來把它變成利好政策了,所以引導結構非常不好。另外一個是純電動大客安全上仍然有隱患,我建議無論廠家還是使用的這些地方,特別是純電動汽車保有量比較大的,運行使用年限比較長的一定要切實關注安排。
乘用車不說了。今年的前幾個月增幅非常快都不說了,時間關系大家看以下,后面我更快一點,這個歐陽老師已經講了好幾輪了,我估計好多人聽過,我認為下一步從科技或者產業化里面來說國家有兩個重大計劃,第一個是“十三五”的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或者是重點專題就是科技的,整合縱向科技部幾個計劃973、863科技支撐、國際合作一系列的,橫向是所有部門跟汽車相關的科技資源整合到一個平臺,多部門聯合做。現在這個規劃以歐陽老師牽頭專家組已經逐步做出來了,科技部內部也基本上討論定稿,現在等多部會商,會商我估計會有一些變化但是主體不會有大變化,總的來說純電驅動還是主要方向,重點是要完善技術平臺以及產業鏈。
總的目標是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科技體系和產業鏈,實現各類電動汽車的產業化。這里剛才說縱向整合好幾個計劃,所以從規劃布局上就涉及到4個層級,基礎的、系統的、共性核心技術以及繼承開發和示范這樣幾個層面,這個因為大家都很熟我也不說了。還有就是抓住三條主線純電驅動這樣技術創新,插電式還有面向燃料電池的,我認為可能跟以前差別比較大的一個是從基礎到示范應用整個鏈條,第二個更加側重于燃料電池,我們在“十二五”、“十一五”弱化了燃料電池。現在全球對電池進行再評估,中國現在我認為也是自上而下的再評估,而且政府已經很明確的導向加強對燃料電池的支持,不單單科技部包括工信部。
另外一個我認為關系非常大的中國制造2025,中國制造2025是今年李總里在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來的,中國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把它變成跟德國工業4.0一樣,是提升制造業或者整個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和戰略抓手。現在工程院和工信部正在做這樣的中國制造2025的規劃,這個規劃應該這兩天國務院會發。現在中國制造2025理念分10個領域,重點支持10個領域都跟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或者是新興產業的細化和延伸跟國家16個重大專項相互銜接和補充。10個領域里面汽車是一個領域,10個領域現在重點支持23個方向,汽車是三個方向,10個當中占一個,但是23個方向當中我們占3個方向,這個力度還是比較大的。
現在在汽車里面支持3個方向,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連汽車,新能源不說了,非常好的就是把節能汽車,現在量大面廣的承擔中期節能減排主要任務的節能汽車列入進去。我們在國家規劃也在節能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但是真正落實的是在新能源汽車里面,中國制造2025把節能汽車單列,可能節能的柴油轎車是一個重要的方向、混合動力基于高效汽油機的轎車還有高效的柴油機的商務車,還有電動燃料這幾大類都考慮到,關鍵零部件可能更多側重于柴油轎車、轎車用柴油機、高效先進的汽油機,高效傳動系統包括自動變速器等等、混合動力系統、先進的怠速停機大的系統。
新的智能網聯汽車這個可能是新的國際熱點,實際上是智能汽車跟互聯網的結合,這有可能也是跟新能源汽車對中國汽車產業來說同樣重要甚至比新能源汽車更加重要,我們希望通過智能網聯汽車能夠把汽車從軟件、硬件特別是芯片,另外架構、通訊協議都可以自主起來,而且用這個技術能夠提升傳統在汽車電子控制,特別是控制核心的器件方面的空白。
由于純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的加快,對以湖南華強電氣(vaqoung)為代表的純電動客車空調研發及生產企業來說是重大利好,未來1年內新能源空調的銷售量有望翻番。